临床药理研究所
 首页 | 研究所简介 | 研究队伍及机构 | 研究方向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论文发表 | 重点实验室建设 | 研究生培养 | 学术交流 
 今天是:
研究方向
 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 
 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免疫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临床流行病学(DME应用研究) 
友情链接
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家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业务管...
广州市科技业务管...
国家知识产权局
访问量统计:
研究方向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由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王奇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并成功申报广州市科创委“广州市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此外,王所长海完成10多项相关课题,如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当归芍药散改善痴呆动物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调节血脑屏障Aβ转运机制的研究”(812738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BAP理论从细胞内Aβ清除和生物利用度角度探讨当归芍药散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814737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藁本内酯通过调节脑血管内皮细胞GLUT1改善痴呆动物血脑屏障Aβ转运及清除的机制研究”(816736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实验研究”;省部级课题“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研究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效方药的分子机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注射剂类药品循证评价研究”等6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补肾法为主治疗Alzheimer病研究”、国家九五1035计划课题“筹建广东省中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证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课题“中药促智药补肾益智方治疗老年性痴呆药效学研究”、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中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临床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及实施质量控制的研究”、“安全用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项以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研究工作。参加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工作、完成国家下达的多项新药临床试验任务,在新药临床试验的组织、实施、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做了较多工作。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其中“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应用”获得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获奖者)、“补肾法为主治疗Alzheimer病研究”获得200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获奖者)、“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200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六获奖者)、“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建设及中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获奖者)。参与编写《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中药临床试验》(副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国老年医学》(编写,辽宁民族出版社)、《中医临床研究方法指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内部发行)专著,发表SCI论文50余篇。

2、临床流行病学/DME应用研究

率先将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引入、推广、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受到了国内临床流行病学界的肯定,并引起了国际关注。DME国家培训中心是目前卫生部确定的三个国家培训中心之一,中医系统唯一的培训中心,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流行病学应用”重点研究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

完成了多项国内和国际合作(世界卫生组织)的药代动力学课题研究。在国内中医药界首先将液质联用(LC/MS)技术应用于中药药(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寻找、观察复方在人体内的相关成份及代谢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含药血清试验方法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创新性探索。“中药药代动力学及其方法应用的系列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4、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

“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已建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是广东省高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数十种新药的药效、毒理学研究。主编出版了《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建立了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和中药不良反应网站(www.adr.com.cn)。

5、免疫药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建立了中药RAPD鉴别标准和规范技术,深入开展中药免疫药理的系统实验研究。采用基因芯片、二维蛋白分析等技术,建立标准化中药活性筛选体系,建成广州市“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药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